中新社记者杨陈:少数民族文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
中国新闻社,南宁,3月11日。标题:广西各族群是“和谐的”,少数民族文化向东盟发展
中国新闻社记者杨晨
广西龙胜自治县黄螺瑶寨的春天,乌云密布,农田一片生机。清晨,村民潘连峰戴着2. 1米长的头发走上舞台,与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开始了瑶族民间歌舞表演的一天。
这个偏远的瑶寨在山林间深处,因洪瑶族妇女的长发而被称为“世界上第一个长发村”。潘连峰告诉记者,他们每年可以从旅游业分红中获得八至九千甚至数万元。 “政府还帮助我们修复了通往村庄的道路。多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。他们来分享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,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”
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境,有壮族,汉族,瑶族,苗族,Dong族,Mul佬族,毛南族,回族,京族,彝族,水族,Gel佬族等12个民族。黄洛腰寨只是广西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和谐的缩影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11日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专访时说,广西目前正在共同努力,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地区,与民族团结斗争。在民族地区与贫困进行艰苦的斗争。
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,人口约2000万。它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,一直保持着内部的和谐与繁荣。黄世勇说,这得益于中国的民族政策,广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,着力改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条件,大力实施这一战略的得益。民族文化发展。
黄世勇说,广西抓住机遇,面对东盟,连接粤港澳,促进江海联动,海陆互动,实现“领导”与“一体化”发展。腹地”。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广西的GDP每年增长1 0. 1%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.为5万元,经济总体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。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南宁,柳州,百色和崇左的区域GDP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。
广西有452万人生活在贫困之中,少数民族占58%以上。在贫困县中,有75%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县。广西有超过一百万的贫困人口需要移民,他们将在未来五年内全部搬迁。
黄世永说,广西将实现全国范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。重点是贫困族群居住的地区。关键是要使贫困的少数民族摆脱贫困。为此,广西正式发布了2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扶持实施方案,涉及交通,水利,移民,教育扶持和旅游扶持。
广西是中国第一个开放高铁网络的自治区。 2015年,高铁网络覆盖了百色市,百色市集中在广西。穿越河池市的贵阳至南宁高铁也将于2016年开工建设。“十三五”末,广西将有连接县市的高速公路和连接城市的高铁和城市。这将改变运输枢纽的旧面貌,并成为东盟的国际运输枢纽。
黄世勇说,近年来,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,广西利用壮族民间传说和历史事件作为“壮族3月3日”歌舞节,南宁国际艺术节等平台上的文化作品。民歌艺术节。创造创造之源,大力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,鼓励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东盟乃至世界。目前,以壮歌仙女刘三姐为主题创作的中国首个大型景观表演“印象·刘三姐”,其“印象”模式已在中国许多省市成功“复制”,例如下龙湾在越南湾,柬埔寨的吴哥窟和马来西亚的马六甲。也打算介绍这个文化品牌。 (结束)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南宁夜生活所发布,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ptjgj.cn/nnys/2607.html
-
以上就是南宁夜生活为您带来的关于【中新社记者杨陈:少数民族文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】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还想看更多请看下方资讯:
- 哈雷出击-大沙田80块越南口味+kb338被小太妹坐啊
- 南宁万秀村快餐体验,10分钟不到完事只怪妹子太漂亮
- 五一西路快餐,才知道我是南宁名副其实的秒s老
- 南宁2020年大年处二探访唐山路夜生活快餐
更多相关文章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