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质疑一个吃饺子不蘸醋的南宁人
在南宁的饺子馆中,第一次看到黄皮酱的北方大哥,小心翼翼盯着那碟呈现咖喱色泽的酱料满腹怀疑。
他一没想到南宁人原来也吃饺子,二没想到南宁人吃饺子竟然蘸的不是醋。
但不情不愿地咽下一个被本地朋友怼到嘴边的蘸了黄皮酱的饺子后,大哥的表情显然迅速起了变化——虽然嘴角那丝上扬的弧度十分微妙,还是被朋友捕捉到了。
“怎么样,靓嘢吧?曾经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酱园,能把黄皮酱天天吃到撑;现在把目标调整得现实了一些,只希望跟饺子店老板混熟,至少在我一次性倒空桌上半瓶黄皮酱的时候,他不要露出心碎的表情。”
什么是黄皮酱?
在广西以外的地方,没有人吃黄皮酱,甚至听都没听说过。
“黄皮酱?是哪个美妆博主的名字吗?”
这么说着的好奇宝宝,其中至少有一半后来被黄皮酱颠覆了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酱料观。
简单来说,黄皮酱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做黄皮的南方果实。
其中较甜的“鸡心黄皮”等品种直接被人们当作水果吃掉了;而早年时南宁的酱园却同时发现,更酸的“山黄皮”品种其实也是个宝,于是将其拿去发酵,加以豆酱、白糖、辣椒等多种优质配料,最终做成了口感酸甜兼带微咸的黄皮酱。
山黄皮,又称鸡皮果
黄皮酱的存在,让外地追求食材本味的原教旨主义者们不屑一顾。但亲身尝试过之后,这些人会痛哭着醒悟,原来黄皮酱本身才是原教旨的化身。
黄皮酱半流动不流动的中间态,让美食作家都不禁动笔开始描写那种神秘的禅意
居住在常年湿热的气候中,南宁人因此养成了嗜酸以祛湿的饮食习惯——嗜到无论你给哪种瓜果蔬菜前加个“酸”字,几乎都是一道能在当地市场上找得到的独立小食。
南宁一大特色就是一切皆可“酸嘢”,即将蔬果用醋和糖浸泡,吃前还要撒上椒盐或辣椒粉 图/大众点评@呆里个大萌mua
可是黄皮酱却依然能在这座食酸行家云集的城市里,收割掉很多人“心头至爱”的那个名额。
南宁酱料界的王者之位,只属于黄皮酱。
饺子,就酱
北方人总扼腕感叹南方人对面食热情寥寥,那是因为他们没跟南宁人就着黄皮酱吃过饺子。
在南下定居的“新南宁人”圈子里,悄然横亘着一个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进度条:
能捧着一碗酸爽的生榨米粉嗦到满头大汗,顶多能说摸到了南宁美食的门槛;
路过酸嘢摊能面不改色甚至咽了咽口水,勉强算触达了南宁人的味蕾内核;
但只有吃饺子非黄皮酱不蘸,才能说真正融入了南宁城的日与夜。
这种酱是一种线索,让新在这座城市落脚的人,可以有所遵循地尝试着爱上新生活。
对南宁人来讲,普通的饺子餐只配得上被叫做“碳水吞食行为”,加醋吃更是乏味,只有一个裹满黄皮酱的饺子下肚,食物带来的快感才会切实从心底升腾起来。
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每当有一盘饺子出现在了南宁人的餐桌,也意味着很有可能即将有半罐黄皮酱从地球上消失。
除了蘸黄皮酱,南宁人吃饺子还喜欢配一碗鸭血汤
从北方来南宁旅游的老夫妻,看到20出头的本地姑娘小伙儿拎着装满瓶瓶罐罐的塑料袋从超市出来,感慨着到底还是南方的年轻人在居家下厨方面更胜一筹;
而事实是,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们在网上买的速冻饺子到货了,而那一袋子里面装得都是黄皮酱。
高适配,妙滋味
吃得惯饺子配黄皮酱,相当于拿到了一张南宁饮食生活大赏的液态入场券。然而进场后你将发现,黄皮酱的“绝配”原来还有那么多。
正如奥利奥搭冰牛奶、肥牛片卷金针菇一样,黄皮酱搭着当地特色卷筒粉来吃,是一对头号“天作之合”。
卖卷筒粉的阿姆在米浆上铺好各种菜肉碎做成的馅料,将其卷起来蒸成粗壮的小筒形状。食客自己舀上一大勺黄皮酱,便可坐在路边的矮板凳上慢慢吃,感受那股酸甜滋味伴随着爽滑粉身在体内蔓延。
也有些阿婆自带了土鸡蛋,领着小孙子去熟悉的卷筒粉店,买一条木耳的,再来一条豆角的,回家配着自家熬煮的黄皮酱吃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南宁夜生活所发布, 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ptjgj.cn/nnys/1214.html
-
以上就是南宁夜生活为您带来的关于【不要质疑一个吃饺子不蘸醋的南宁人 】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还想看更多请看下方资讯:
- 哈雷出击-大沙田80块越南口味+kb338被小太妹坐啊
- 南宁万秀村快餐体验,10分钟不到完事只怪妹子太漂亮
- 五一西路快餐,才知道我是南宁名副其实的秒s老
- 南宁2020年大年处二探访唐山路夜生活快餐